首页

国产黄金圣水调教免费视频

时间:2025-05-24 09:36:39 作者:良好法治环境力促民企做强做优 浏览量:66384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吴琼)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出现种粮农民数量逐年减少、年龄偏大、总体素质偏低、副业化的趋势。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带来关于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及奖励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国家逐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规模,设置奖励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保护种粮农户利益。在全力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核心是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种粮人口持续减少,农村老龄化程度提升,“谁来种地”的问题依然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多年来,程玉珍扎根农村。结合多年农村工作实际,她认为,解决“谁来种地”这个问题,核心是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稳定种粮者队伍,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为此,程玉珍建议,建立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由县(区)级以上农业部门组织制定职业种粮农民评定办法,成立专门评定机构,经过系统粮食种植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对符合条件者颁发初、中、高等相关级别职业种粮农民证书。

  其中,获初级证书者应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下;获中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50亩至300亩之间,机械化率达80%以上;获高级证书者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粮食种植面积在300亩以上,种植管理应主要靠机械化。职业农民主要收入中粮食收入占到一定比例。

  同时,建立职业种粮农民奖励制度。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职业种粮农民倾斜,加大扶持力度,由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职业种粮农民档案,实行跟踪管理,根据当年种粮规模,从农资、农机购置、田间管理、粮食存储、销售进行全程服务,实行“谁种补谁、多种多补”,通过跟踪粮食销售情况,探索建立粮食生产积分奖励机制,有效提高种粮效益、种粮积极性。

  坚持普惠制和特惠制相结合。保持现有种粮补贴的普惠性政策不变,让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国家在安排新增补贴时,向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倾斜。(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南昌至列日国际货运航线复航 畅通江西进出口物流通道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路演现场集中展示30项青少年科创成果及20余项科普传播成果,涵盖人工智能、环保科技、生物工程等多个前沿领域,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展开一场智慧的碰撞与脑力的交流。

第一视角体验翼装飞越呼伦贝尔草原

从上市后备资源来看,截至2023年底,安徽A股过会待发状态企业13家、在审状态企业28家、辅导备案状态企业34家;境外IPO在审企业8家、省级后备资源库入库企业中14家拟申报境外上市,成规模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已然形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向天津市调水100亿立方米

眼下正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控关键期,安徽开展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集成推广新技术新模式20套以上。河北投入1.6亿多元,建设小麦“一喷三防”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

浙江省委科技委亮相,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

据悉,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美国)北京代表处、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主办,中美环境政策联合研究中心协办。

国际学者:中国引领全球绿色创新丨两会·世界观

成都5月4日电 (记者 贺劭清 岳依桐)“听说这里的食物很美味,也有点辣。”丹麦羽毛球运动员、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安赛龙在成都2024汤尤杯比赛期间,用流利的中文表达了对成都的“麻辣印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